目前分類:看電影 (1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undefined

如果對於德國人仍存在保守、刻板甚至一板一眼的既定印象,那麼《歡迎來住我家》絕對教你驚訝又驚艷!

難民潮的相關新聞已然退燒多時,然而對於敞開雙手接納難民的德國後續效應依然持續著。接納不難,安置以及如何讓每個人可以在新的國度安身立命委實充滿未知的艱困。

電影以一家人為基調,描述許多不同的關係,每一環著墨不深卻滲入人心,教人感同身受,尤其是透過幽默風趣的方式傳達一段又一段其實頗為嚴肅的議題。

年老的夫妻該如何面對已然失去對話的生活?透過醫美恢復青春、出入夜店與靜妹把酒言歡?或者投身協助難民學習德文,幫助他們更快融入德國社會?甚至乾脆收容暫居難民營的新移民至家中,等待真正取得德國居留權?

她是家中么兒,活在父親期待之下,已然三十好幾還在大學就讀,選讀的科系一在更換,始終無法確定自己究竟適合什麼或者要些什麼?也成為她自卑的原因。

他是家中老大,離婚育有一子,熱衷工作,忙碌得幾乎沒有時間與兒子好好對話,兒子依然深愛父親且崇拜有加,他聰穎反應靈敏甚至還自組RAP樂團拍攝自己的MV,透過mail和忙碌奔波德國、中國上海的父親溝通,只是父親從不閱讀信件?

他是來到這戶人家暫居的難民,因為風俗習慣不同,溝通過程中引發許多趣點,也因為他的介入,讓這一家人的關係有了關鍵性的改變。

電影精彩的部分在於成功將德國此刻所面對的社會問題納入其中,生動又生活化教人忍不住想拍手叫好,音樂也是一種非常通俗的歡樂旋律。

文章標籤

俞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ndefined

圖片出處5|https://goo.gl/PiAMKA

該怎麼描述這部電影?不想專注於同性之愛,只想單純回歸至「愛」本身。

大量的裸身場景,是否意味著愛本就該袒裎相見?一種與愛共存或者有愛的生活,是否就是簡單的享受食物、美酒、朋友與工作?

圖片出處1|https://goo.gl/T082x0

一個法國號手、一個樂團管理員,一起工作、一起生活,在古典音樂中時而高亢時而低迴恣意過日子……笑聲、音樂與愛,置身林園深處的住宅,可隨四季節氣採摘食蔬、果實,自製果醬、入菜上桌......

生活中還有隻過胖的貓,兀自「目中無人」的生活,順著本能吃、狩獵、藏匿獵物,玩耍、瞌睡、伸懶腰.....

人也許需要愛與被愛才能感受到生命的完整?貓,是否有愛,都能自由來去,差別只在於舒適於安逸與否?

文章標籤

俞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片3出處|https://goo.gl/z30VWM

生命的重創,有人可以昂揚走出,另啟生命另一個璀璨篇章;有人則就此消沉,開始人們所謂墮落的生活,也可能只是努力呼吸著,卻無力遏止生命停滯不前的厄運。

你也有過這樣的經歷或者正處於這等處境?

儘管電影名為《海邊的曼徹斯特》Manchester by the Sea但感覺最近上映的日劇”A Life” 片名更能傳神詮釋這段故事。

一場由他無心之過而起的大火,奪走兩個年幼女兒的性命,妻子儘管逃過一劫,精神也瀕臨崩潰,而他強忍住悲傷,黯然遠走他鄉,不因鄰人異樣的眼光而是自我的譴責。

圖片2出處|https://goo.gl/Gts87q

唯一的兄長不捨得他的遠離與自棄,對他說,你可以依靠我,但他還是離開了傷心地,落腳都會區,以雜工維生,窩居在小小的地下室,領著最低工資,修整四棟大樓每一住戶居住空間各種疑難雜症,甚至連馬桶堵塞、垃圾清理都成為受委託的事項。

俞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圖片出處https://goo.gl/PM1SO5

導演/趙奎璋
編劇/閔昭
主演/柳演錫、文彩元

離愛情很遠的日子,連閱讀與戲劇也只看謀殺、推理等類型,一顆心似乎也變得冷硬,於是開始找一些以愛主軸的物件閱讀、觀看。

先從久違的電影開始,因發現要培養對戲的感情也需要體力,相較於日韓劇,電影的長度似乎比較合適目前的身體狀態。

喜歡「氛圍」兩個字,於是就看了《那天的氛圍》(그날의 분위기Mood of the Day);毗鄰而坐在從首爾到釜山的火車上的男女,男子對愛漫不經心,來去端看心情;女子則有交往長達十年的戀人,彼此都因公務而到釜山。

俞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未命名.png

暗忖,她們愛的或者為之顛狂的理由究竟是渴望成為貝蒂還是渴求能遇見如索格般的戀人?那種無盡的包容、從不苛責。

被譽為必看的經典電影且是青春年少必不能錯過的一部片,年屆中年才看,我的感動很少,也許一如我迄今無法走入張愛玲的世界,僅有一次,經由老師導讀《第一爐香》收錄的某一篇裡的某一段話,我這才有了那麼點理解,看見她字裡行間的畫面,然而也僅僅只是剎那!

貝蒂的狂野不羈,之於我而言只是躁鬱症作祟,當然她的行事作風大膽,不畏禮俗,可能是天性,在三十年前也許驚世駭俗,現下,只是尋常可見;甚至增添了暴戾、血腥。但愛是恆久不變的!索格對她的包容、不受另位女子誘惑,甚至為愛行搶,都是現世少見或者該說多數時候被定義為愛的行徑,依然教人萌生感動。

但也只是這樣了啊!

我喜歡片中索格送給貝蒂的生日禮物。當她說,連樹梢上的夕陽都是她的。這句話是我覺得最美的片刻;可以擁有樹梢的夕陽!多美。

另一幕則是最後一場戲,燈下寫作的索格與白貓的對話……

文章標籤

俞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片出處|http://goo.gl/xiQaWB

「不倫」、「出軌」等字眼真不適合描繪這部彌漫詩意美感,如散文般優雅的電影,儘管記錄了這樣一段情感。

沒有太多的對白,對話也感受不到情感的濃烈,一如她對他的形容,話總說得不明不白;並沒有離題也無答非所問,就是給了答案也等同於不語。

這段脫序的情感亦是如此?

冰天雪地的相遇,畫面靜然地美著,故事裡的男女恰如其分地詮釋悄然冉生的情感,那種不期然發生卻燃燒得如此自然。情欲的發生有時疾於心的撩動,待一回魂,已然經歷,如夢似幻,理智卻還能清明地迎向現實。

心裡的愁苦與壓抑、異域清冷的相遇,讓愛趁隙竄入,只是一個凝視、僅有的寥寥數語、明知這段情感無處落地無能生根,卻攔不住,涓流般蝕入心房。

是想不顧一切私逃,一方提起一方只是依偎無語,無勞言語承諾、無需擬定計畫,就是隨著心走,自行處理相關細瑣。

終究還是難以圓情,不是這方的責任難卻,就是另方憂懼引發更大的悲劇、更劇烈的傷痛,甚至剝奪另一條生命。

文章標籤

俞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命無價」是人人知之甚詳的一句話,然而事實卻是待價而沽。

太過驚悚的發言?也許是因為「死亡」對多數人而言,仍只是一個概念上存在的字眼,未曾經歷過生死一瞬間,無法確切地感受它的存在。

「保險詐欺」可能更容易理解?相信為了保險金而謀財害命的社會案件時有耳聞,只是若非真正熟識的人,確實遭逢,在認知裡,依然只是一段文字、一樁事件。

還記得電影《遇上波莉》(Along Came Polly?班•史提勒在劇中飾演風險評估師角色,他的工作範疇也涵蓋在一個人的性命等值多少錢。換言之,保險公司會根據他評估的數據,決定一個人的投保理賠金額。

你覺得自己的生命值多少錢?而在保險公司評估計量表中,是否等價?

《人命大富翁》儘管以此當作諷刺,影片探討的其實是人對待金錢的方式。

老生常談的字眼,「金錢雖非萬能,但沒有錢萬萬不能!」,屬於你的金錢觀是什麼?億萬富翁或千萬、百萬富翁是你人生努力的標的?

電影以一樁車禍事件為起點揭開序幕,單車騎士被撞飛跌落在路旁矮漥處,肇事者卻不知去向,最後騎士傷重不治身亡,警方循線追索可能的嫌疑犯,富二代公子哥是首選,他卻聲稱自己當晚沒開車回家,卻無法解釋車子怎會好端端地在自家車庫?

文章標籤

俞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二扇窗 

圖片出處/http://psycho-drama.com/images/movies/casting-news/april2014/cannes-2014/still-the-water/still-the-water-1.jpg

http://www.mk2pro.com/wp-content/uploads/2014/08/21STILL-THE-WATER-C-2014-FUTATSUME-NO-MADO-Japanese-Film-Partners-Comme-des-C.jpg

電影《第二扇窗》文宣如是寫著:生命圓滿之際,人生即將開啟第二扇窗。

以這個觀點切入,的確吻合落幕前的那一段戲,只是那真的是圓滿?人生真的有所謂的圓滿?我忍不住這麼想著。

這是一部彷如散文般優美的電影,以優雅的韻律訴說生命、愛與死亡等環繞人一生無法避免的課題;透過三個世代的觀點,適時地切入、論述,那話語說得如此生活卻又充滿詩意、寓意深遠,教我默默地落下淚。

女孩的母親是位巫師,因病即將離世,村里老婦對她說,肉體雖然死亡了,但溫度仍在,存在於心、記憶也是如此,不因肉體殞逝而消失,女孩說,那是不夠的。是的,十六歲的她,只有實質的觸碰、眼睛能真實看見才算真切。戲,一開場,她便說,如果人最終必得死,那麼為何要出生?(應該是這麼說的吧,但願我沒記錯)你也如是想?

俞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16-1  

(上圖)電視劇《我叫金三順》劇照;玄彬表情也太可愛了吧。哈哈

(下圖)電影《奇怪的她》劇照

圖片出處|http://www.sfs-cn.com/node3/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8/84/My_Name_is_Kim_Sam_Soon.jpg

咦,這不是三順嗎?

《奇怪的她》是一齣描述高齡老者一瞬之間返老還童至荳蔻二十芳華的韓國電影。在乍見她恢復青春之際,初照面時浮現腦海的第一句話。

三順是誰?教玄彬一夕竄紅的韓劇《我叫金三順》,那個為戲裡扮演甜點師特地增胖的金宣兒啊。

簡直如出一轍,絕非誇飾;當然是金萱兒青少年版。

文章標籤

俞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海報圖片出處/http://www.hi-check.com/wp-content/uploads/2014/06/main_quad_aw_26860_chef.jpg

http://iphoto.ipeen.com.tw/photo/comment/94323/720802/cgm276cc9733c00407a22c25931a383f131330.jpg

其他圖片出處/http://gallery.photowant.com/b/gallery.cfm?action=still&filmid=fcen22883512

 1010-1  

 

我喜歡電影裡男孩一天拍攝一秒鐘影片再編輯成完整影片的點子。

電影《五星主廚快餐車》CHEF,一開場就是食材的準備和料理;廚房裡煙霧瀰漫(或者該說香氣四溢?),刀工的細膩、迅捷,食材的鮮甜……教人看著看著即便已然飽腹的腸胃也難掩飢腸轆轆之感。

知名美食部落客即將到訪,讓主廚摩拳擦掌,準備端出創意料理,贏得美評,沒想到,卻遭餐廳老闆厲言橫阻,直言,顧客之所以上門就是喜歡既成的美味佳餚,而不是嘗試新奇,口味卻充滿變數的料理!

文章標籤

俞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影片/http://www.fun698.com/vod-read-id-48529.html

 

0927-1 

圖片出處/http://www.imdb.com/title/tt1259520/mediaindex?ref_=tt_pv_mi_sm

當你開口說「我愛你」,得到的回應卻是「謝謝」二字,那麼答案不言而喻。這是電影《蘇黎世情緣》Bon Appétit其中一個場景。

怎樣才能稱得上愛一個人?我們又是從何得知愛的樣貌甚至形式?或者單純只是一種感受?知道自己愛上了某個人或這被人所愛?

生活中充斥著太多的訊息和耳語訴說著愛,無論是文字、故事、影像或者是親友的際遇,我們在懵懂中擘劃愛,認識愛、品嘗愛,感受幸福也承受傷害。

文章標籤

俞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所有圖片出處/http://app.atmovies.com.tw/movie/movie.cfm?action=filmdata&film_id=ffen10817177

改編同名原著小說的電影”flipped”《怦然心動》教我遙想起那首耳熟能詳的詩句,「妾髮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遶床弄梅」。


女孩在男孩搬入對門房子時,瞥見他雙眼的剎那,就深深地喜歡上那對閃閃發光的眸眼,而且私自決定那就是她初吻的對象,且深信不疑多年。


然而男孩卻視她的喜歡為糾纏甚至是噩夢一場,竭盡所能地與她撇清關係、能避得多遠就多遠,甚至為了一刀兩斷,故意追求校花,希望藉此擺脫女孩的糾纏,可惜伎倆被識破,隨即遭校花以一耳光子,終結這烏龍詭計。


文章標籤

俞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是否好奇,別人都是如何開始他的一天?或者,也可以自問,你是怎麼開始你的一天?我們是否可以從日常的一天,看出些端倪?關於一個人的德性、思維甚至操守?

也許,是可以發現一些蛛絲馬跡。我是這樣想的。

儘管不熱衷政治,但一部關於法國現任總統的紀錄片《法國總統不好幹》,還是誘引我走入了戲院。原因,也許真的只是好奇,當然,還有自己對於紀錄片的好感。儘管不特別鍾情此類型影片,但記憶所及,看過的每一齣都教我印象深刻,總都能從中感受到,認真生活的生命姿態,這一點總能教我潸然落淚。

只是,忍不住思考,自己是否是太過循規蹈矩的人?或者多年的職場工作經驗所致?諸凡創作,無論是任何形式、類型都得有基礎脈絡、標的甚至所謂的起承轉合,即便是不按常理出擊也能突顯某種意圖、某種訴求。可惜,我在這齣紀錄片裡,完全看不到這一點,是因為我對法國政治全然陌生之故?然而,如果觀看某類型影片就非得熟悉某類型領域,那麼也太過畫地自限(無論是對於創作者或是觀者),我是這麼想著。

文章標籤

俞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629-b  

那是一個安靜的小孩,斯文秀氣又能瞥見內蘊的聰穎,一雙眼睛寫盡千言萬語卻不顯哀憐神態,就是一種靜謐的力量,淡卻雷霆萬鈞。

他非常愛父親,以自己的方式,不是黏人的小孩也幾乎不說話,但凡父親提問的必然開口回答,也從不贅言,總是簡潔而俐落,他知道,這是父親喜歡的方式。

為了入讀知名的私立小學,他依照補習班的說法,謊稱和父親在夏天去露營放風箏;當母親說,如果學鋼琴不好玩,不用勉強學。他卻說,可是爸爸誇獎他了,所以他繼續練琴。

0629-a 

他是冷漠的父親嗎?不擅於表達情感?不,他只是以大人的方式對待小孩,認定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強調獨立、充滿理性,缺乏感性,同樣的,他也是以自己的方式愛著妻子、兒子。

這其實是一個因為醫院疏失而抱錯嬰孩的故事,可以切入探討的點,可繁可簡能深或淺,像是該換回有血緣關係的孩子?或者依照他人建議,把兩個孩子都據為己有?又該如何向孩子說明,從此以後,再不是父子?妻子自責身為人母卻連自己的小孩都無法確認,這樣怎有資格稱之為母親?已然認定、撫養七年的孩子,怎能拱手讓人?然而讓自己親生兒流落在外,無論如何都過不了理智和情感的關卡?

文章標籤

俞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官方網站/佳映娛樂/http://www.j-ent.com.tw/movie_onthewaytoschool.htm

0607  

圖片出處|http://cw1.tw/CP/images/article/P1401435882992.jpg

距離最近揹著書包上學去是多少年前的事情?或者該問,關於上學這件事情還殘存著什麼樣的記憶?當時的你,每天需要花多少通勤時間才能到學校上課?以捷運、公車或者單車還是步行當作交通工具?

也 許相較於怎麼到學校上學這件事,你更在意的是為何要去上學?是嗎?然而四位來自不同國家卻同樣住在偏遠地區的小朋友,卻從沒質疑上學的重要與必需性,對他 們而言,上學讀書是現階段必須且必得要做的事情,因為唯有上學才有機會擁有夢想中的未來,因此即便那路途千里迢迢、即便得跋山涉水、甚至得面臨生死威脅依 然「勇往直前」! 

備註/頭一次喜歡配音版本的預告,聲音讓片子充盈著一種氣勢呢。

即將於七月十一日上映的電影《築夢上學路》就是這樣的一部紀錄片,描述分處世界偏遠地區的十來歲的小孩,如何開始他們出門上學的每一天——

住在肯亞的他,上學前就得先在沙土裡汲水裝入當作水壺的塑膠桶、洗淨校服、釘牢鞋子,為一個半小時的步行做好準備。他告訴家人今天自己負責升旗,所以要早點到學校,於是吃飽飯、在父親叮嚀和祝福下,他帶著妹妹出門上學。

文章標籤

俞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曾有過輕生的念頭?關於自殺的記憶,該源自於瓊瑤小說,書中女子以靜脈注射的方式終結了自己的一生;她將輕舟泊在湖上,似乎還是一身白衣、一頭飄飄長髮?

印象深刻是因為女子的聰穎;以此等方式自絕生命,即便獲救也能以挽回;那是一種決絕,關於扼殺自我生命。除此之外,也因為針筒的取得,之於當時的自己根本信手拈來。這是否意味著當時的自己已然有過自殺的想法?

嗯,我從不否認。關於生命,我始終懷抱「無能決定生但可以選擇死」的理念,如果已然對生命盡力、再無所憾,那麼是生是死有什麼差別?然而自殺被言明禁止,絕大成因在於多數人是因為逃避;因為難解困阨、痛苦而以此為解脫的方式。

這是非常令人深惡痛絕的想法和做法!也應了「自殺是弱者的行為」這句話。如此對待生命,我認為十分拙劣且差勁的做法。我始終如此認定著。

 

圖片出處|http://flickmag.net/static/uploads/covers/638.jpg

2009年上映的電影《心理醫生》Shrink,以一位家喻戶曉的心理醫生錄製的有聲書為開場,一開口便道,「幸福只是一種感覺的字眼,當下很難實質感受,很快就消褪,而且通常被錯記。除此之外,感覺根本就是個狗屎!」

哈哈哈,你也是如此想?關於幸福。

文章標籤

俞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電影圖片出處|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5912992/photos?type=S



感覺是該讀的小說、該看的電影卻遲遲沒有任何行動,大抵是因為題材的關係,關於生命的黑暗面,希望能夠盡量遠離,因為本身已經夠沉重,實在無須更多文字、影像提醒自己。

先讀了小說再看電影,因此可以清楚分辨兩者的差異。是因為翻譯之故?總覺得小說本身太過平舖直述,儘管作者循序漸進地透過當地景色、人物情緒企圖醞釀故事後續的驚人發展,然而卻處處顯露一種太過刻意的鑿工,讓人在閱讀之際,感覺彷彿隔層「濃霧」,看不清也無能滲透,是事實也剛好恰好吻合霧本身的特質也喪失。

小說以真實事件為底蘊,因此揣想,是否為了貼近真相而只能以此簡樸的方式描述?迫於生計而到偏遠鄉鎮擔任聾啞學生導師的男子,意外揭露的潛藏校園已久的性侵事件,憐憫是肇始,熱血激憤似乎僅是微波,然而我們期待什麼?我這樣問自己,必然得怒指、得大動干戈才能彰顯對這等人神共憤獸行的激切?我也不知道,只是太過靜然了,無論是男子或者從事人權工作的另外關鍵女子。

文章標籤

俞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所有圖片出處/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25140779/photos?type=S

他說,美金十元是他一生最棒的投資!

那天,他給了前來叩門的某任前女友十元美金付計程車資,接手抱起宣稱是他的孩子的女娃後,她人卻一走了之。

這是這類玩世不恭、遊戲人間的男子,最常見的懲處;莫名其妙扛下為人父的重責大任。以此為梗介的故事經常可見、不勝枚舉,然而這部來自墨西哥由導演一手包攬編劇和演出的《重點是,我愛你》卻以此衍生關於父子、父女之情的豐富內裡,透過喜劇的方式呈現教人看得笑著流淚。

圖說/遊戲人間是男子的日常的生活型態。

身教重於言教始終是家庭教育的指標,小男孩的父親認為勇敢是人生最重要的生命特質,因此用盡多種奇特的方式,希望教會小男孩克服恐懼,無論是懼高的懸崖跳水、對動物的恐懼——爬行在身上的蜘蛛或是墓園裡的禁閉、大狼狗的狂吠……一一試盡,卻徒勞無功,反而成為父子間不可抹滅的隔閡,而曾經用來訓練膽識的物件都成為他懼怕的肇始,更無端渲染成恐懼承諾的男人。

俞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映日期:2014.1.24

上映戲院:【台北】真善美劇院、國賓長春戲院、喜滿客京華影城 

     【高雄】喜滿客夢時代影城

佳映娛樂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Jointmovie.tw

所有圖片出處|http://gallery.photowant.com/b/gallery.cfm?action=still&filmid=fjde51920976



這不是一部宗教電影,儘管海報看起來就是《最後的晚餐》圖像。那麼是愛情輕喜劇?如果真要如此劃分也不為過,只是我更趨向是一種暗喻和諷刺,關於愛、關於人類的私慾。

文章標籤

俞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